曹魏政权最后落于司马家族手中,很多人都认为是司马懿的低调"蛰伏",让对方麻痹,使得司马氏最终成了最大赢家。但是,成就一件事情,并非有主观愿望就可成事,客观环境的"配合"也是至关重要的,甚至,更多时候都是客观环境催生了主观愿望。
【资料图】
当时的大环境,改封武安侯之后的曹爽一改往昔谨慎之态,行事毫无顾忌,待遇如同皇帝。纵容何宴假公济私,先斩后奏打击卢毓,更是对蜀征战,结果大败。
与此同时,同样是托孤大臣的司马懿作风依旧,甚至,降低了自己的"存在感"。他劝曹爽不可贸然出兵蜀地不听后果然兵败,再加上,曹爽骄横作为,让司马家觉得不可再容。只是,当时的曹爽正位于"权力"的中心,司马懿没有直面交锋而是耐心等候机会。
其实,曹爽不是不防司马懿。在心腹李胜做荆州刺史的时候,他就命其拜访司马懿,这也成了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。司马懿演技老道,在外人看来,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就一个生活无法自理、失聪的行将朽木的老人,成功让曹爽对他放下了戒心。
表面上风平浪静,实则一场政变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。
正始十年(公元249年),这边曹爽陪同曹芳拜谒曹叡的陵墓高平陵,那边司马师按照司马懿的指令带着三千死士集结司马门。
曹爽得知后惊慌失措,大司马桓范反对其对司马懿妥协,但是,他不听,并采纳侍中许允、尚书陈泰的建议,认为自己退一步,还能保个太平日子。这个时候,恒范就骂他:"你就等着被灭族吧。"
此时的曹爽还是很乐观,可是,司马懿却一点不手软,先是软禁他,不供吃的。在收到他的"求助"信后,却假装不知。之后,派人送去一百斛米等吃食,让曹爽心中的希望被放大了。而他的亲信何晏更是"单纯",以为"招出"党羽,便可以被轻罚,司马懿怎能放过他?很快,曹爽等人被以"行大逆不道之事"为由,诛灭了三族。
此后,司马师封侯,司马懿为丞相。在外人眼中,司马家族开始步入权力中心。无形之中,也给他人一个"讯息",那就是:曹魏被取代,并非不可能了。
到了嘉平三年(公元251年),司空王凌打算拥立楚王曹彪为新君,但最终兵败。司马懿虽平定叛乱,可是,朝中反对司马氏的人不在少数。尤其在司马懿去世后,司马师掌权,没有什么政治功绩托底,更是需要战功来填补立威。
但巧合的是,这时孙权新丧,太子太傅诸葛恪也同样有成绩需要便开始重建东兴堤。此举被司马师解读为"吴军有侵犯边疆嫌疑",他想乘东吴新旧权力交替内部不和之际伐吴。于是,派兵破坏堤坝,哪知,天降大雪,魏军未能察觉,被吴军偷袭成功,大败。
只是,诸葛恪因此变得很是自得,从而小看了司马师的"智慧"。
第二年,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,执意发兵攻魏。而司马师却来了个"持久战",诸葛恪大败,回吴后被政敌所杀,三族被诛。
到了嘉平六年(254年),魏帝曹芳密谋他人欲除去司马师,但事情败露,自己被废。次年,司马师病故,司马昭执政。公元260年,司马氏完全控制曹魏政权。
最终,到了公元265年,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,曹魏灭亡,西晋开始。
从历史的时间线来看,曹魏的"拥曹"势力,在一次次的事变中,被司马氏消灭殆尽。所以,其被取而代之,应是一个"顺理成章"之事。
从司马懿诛曹爽三族来看,司马氏已有"压制"曹氏力量的意图。虽然,司马懿协助曹丕登位,并两次受命辅政,但并不代表他能任人"拿捏"。在和"曹氏"力量的角逐中,司马氏占据主动后,更是不会容人"侵犯"了。
而司马氏从司马师"谋害未遂"事件中,应该看清了一个现实,那就是:曹氏和司马氏,最终只能留一家。不过,此时的曹氏哪有人可用?当年,汉献帝刘协禅位给曹丕,没过多少年,又来了一场。只是,这一次是曹家将"天下"给了"外人"。
若说,这是一次司马家族的完美"策划",还不如说是司马氏一族抓住了一切机遇的"顺势而为"。
那么,其中有"无奈"的成分吗?
为了家人和全族,这是人性的必然反应。可能,司马家也可以有别的选择,比如:彻底归隐。但是,一个士族大家,注定政治舞台是他们的全部。而且,"异己"的任何小瑕疵,都会成为自己获取更大成功的机会。
其实,对于历史上每个篡权的人来说,"利益"都是重中之重,都是首要的选择,毕竟,无利不起早,但是,司马氏建立的西晋却没有那么长命。尽管,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,但其寿命极短,前后加起来不过50多年的光景。
这样的时间与曹魏政权相比也仅仅多了10年而已,290年,晋武帝司马炎病死,惠帝即位。随即,司马家族开始了长达16年的内斗,史称八王之乱。10年后,西晋灭亡。或许,这一切都是命运,曹魏篡汉,西晋篡魏,都不长久。
参考资料:
【《晋书·宣帝纪》、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、《三国志·魏书九·诸夏侯曹传第九》】
标签: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亚洲空调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 联系邮箱:5 516 538 @qq.com